羊城晚報訊 記者黃宙輝報道:廣東城市“落雨大,水浸街”的狀況有望得到改善。4日,廣東省政府官網公佈的《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做好城市排水防澇設施建設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到2020年,建立較為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澇工程體系和管理體系,廣州、深圳市中心城區能有效應對不低於50年一遇的暴雨。
  《意見》提出,今年上半年,各地級以上市採取應急措施有效解決隱患易澇點問題。新建城區排水管網全面實施雨污分流建設。2017年底前,力爭完成城市老舊管渠及易澇區域的排水系統和雨污分流改造,逐步消除城市內澇,基本建成城市排水防澇信息化管控平臺。到2020年,建立較為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澇工程體系和管理體系,廣州、深圳市中心城區能有效應對不低於50年一遇的暴雨,地級市中心城區能有效應對不低於30年一遇的暴雨,縣級市(縣城)中心城區能有效應對不低於20年一遇的暴雨。
  近期,重點改造老舊管渠,整治易澇片區和易澇點,對易澇片區和易內澇點井體改裝帶鎖(防水頂)防盜井蓋並加裝防墜網。2015年底前,各地級以上市要建成2個以上排水防澇設施建設改造示範項目。
  有專家認為,現在的城市容易內澇,跟地面硬底化有莫大關係。《意見》提出,結合城市自然特點,綜合考慮景觀美化和蓄水、排水防澇等功能,增加城市湖泊、河網等水面面積,到2020年,珠三角及沿海地區城市的水域面積率不低於10%,山區城市不低於6%。增加人工濕地、下凹式綠地、植草場、可滲透路面等,提高城市蓄水、滯水和滲水能力。新建城區綜合徑流繫數的確定以最大限度減少對城市原有水生態環境的破壞為原則,一般控制不超過0.5;硬化地面中,可滲透地面面積比例不低於40%。2015年底前,各地級以上市要建成1個以上低影響開發建設綜合示範項目。
  黃宙輝  (原標題:廣深中心城區須應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mzjmtn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